2021(6):3-4,23. DOI: /
摘要:针对土石方开挖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通过布置感知设备,建立土石方开挖施工质量控制物联网系统;基于高精度定位、GIS、BIM、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出了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开发了土石方开挖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土石方开挖工程的智能化信息化;结合某河道开挖工程,验证了土石方开挖智能管控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研究成果对推进土石方开挖智能信息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1(6):5-7,13. DOI: /
摘要:坡面径流小区径流桶含沙量测量是坡面径流小区水土流失监测的关键。在1.05,5.25,10.49,52.46,104.92,524.58kg/m3六个含沙量水平,30,60,90cm三个水深,对径流桶含沙量进行人工搅拌法取样试验测量精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搅拌法观测红壤坡面径流小区径流桶的含沙量,其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相对误差在-20.18%~-49.57%之间,平均相对误差为-34.79%;人工搅拌法测量精度与径流桶的含沙量相关,其测量相对误差随含沙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人工搅拌法测量精度与径流桶的水深相关,其测量相对误差随水深的增大而显著增大;测量值与实际值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通过线性修正方程修正可以减少相对误差,提高测量精度,水深在30,60,90cm条件下,修正方程率定后,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数分别减小21.05%,27.53%,16.62%。
2021(6):8-,30. DOI: /
摘要:水下砂坑严重影响河势稳定,危害防洪安全,侧扫声呐法是水下砂坑探测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工作效率高、横向分辨率高等特点。受到水下噪声和掠射角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水下砂坑的探测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识别准确性,以淮河上游支流游河水下砂坑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侧扫声呐数据进行小波去噪处理,然后根据Lambert定律消除掠射角的影响,最终识别出两处砂坑,提高了水下砂坑的识别能力。
2021(6):9-10. DOI: /
摘要:基于风险思维,从实验室和客户角度对合同评审过程中遇到的重要环节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为合同评审提供参考,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发生而导致损失的程度。
2021(6):11-,27. DOI: /
摘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存在监理对象不明确、监理工作流于形式、质量评定重复、项目划分缺乏整体性等问题,本文从监理对象的确定、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理工作、项目划分及质量评定等方面提出了见解,供借鉴参考。
2021(6):12-13. DOI: /
摘要:以月潭水库上游面止水铜片修复为例,具体介绍了混凝土重力坝止水铜片缺陷产生的原因、修复方案、质量控制等,修复后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方案可行,质量可靠,可以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21(6):14-,36. DOI: /
摘要:拆除重建的南港渡槽采用下部多纵梁承载和上部U型槽身输水的结构型式,多纵梁由五片预制T型梁组成,T型梁跨度30m,梁高2.5m,单片梁重136t。本文就该工程预制T型梁运输吊装施工过程进行介绍,供类似工程参考。
2021(6):15-16,33. DOI: /
摘要:为优化巢湖市长江供水工程取水泵房型式及评价建成后对长江行洪的影响,基于 MIKE 21 软件建立了东梁山至石跋河河口江段二维水动力学模型,选用非结构化三角网格进行水流数值模拟。经分析,圆形取水泵房周边水流过渡较长方形取水泵房更平稳;泵房建成后对长江行洪影响甚微,泵房周边水位、流速、流态均会产生一定变化,但总体变化值较小,仅限于泵房附近小范围江域。
2021(6):17-,44. DOI: /
摘要:浅析牛桥水库工程砌石拱坝拱端产生竖向裂缝的原因,并阐述工程完工后竖向裂缝处理的具体措施,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2021(6):18-19. DOI: /
摘要:针对前坪水库电站运行水头和装机容量特点,按统计经验公式估算适合该站模型转轮的比转速和比速系数,参考已建类似电站运行情况,选择了适合该电站的水轮机模型;经多方案比较确定了电站装机台数及转轮直径、额定转速等参数。水轮机组选型关键项研究结果表明:该电站适合选用比转速约280m·kW的混流式水轮机模型转轮并安装2台HLA551-WJ-114和1台HLA551-WJ-80卧轴混流式水轮机。
2021(6):20-,42. DOI: /
摘要:分析长江贵池河段近期河势演变概况,采用最新近岸测图分析长沙洲左缘护岸工程实施后的效果,并针对河势变化趋势及实施中出现的水毁情况,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后续保护建议。
2021(6):21-23. DOI: /
摘要:姜唐湖退水闸启闭机房大面积采用透光且通风效果较差的玻璃幕墙直面结构,虽然整体外观较好,启闭机房内通透明亮,较为美观,但由此造成启闭机房内温度较高,给设备和员工的工作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针对以上问题,采用机械排风方式,启闭机房进行通风改造以达到通风散热的目的,同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2021(6):24-,39. DOI: /
摘要:总结了临淮岗工程2020年洪水防御工作举措及启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洪水防御调度的建议,为以后洪水防御调度提供借鉴。
2021(6):25-27. DOI: /
摘要:2009—2012年响洪甸水库大坝全面除险加固后,大坝和左岸F2断层附近深部岩体的变形观测值变化基本稳定;保温、帷幕补强灌浆和左坝肩预应力锚索等加固措施实施后,大坝变形量、年变幅和极值总体上有所减小;大坝帷幕补强灌浆起到了一定作用,坝基及两岸岸坡渗流状态基本正常,大坝工作性态总体稳定。
2021(6):28-30. DOI: /
摘要:为充分利用城市污水、削减水污染负荷、节约用水、促进水的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模式。结合芜湖市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了再生水利用潜力和前景,编制了芜湖市再生水利用建设方案,对芜湖市再生水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21(6):31-33. DOI: /
摘要:基于增设辅助站思路,采用瞬时落差指数法对小柳巷站瞬时流量进行单值化处理分析,经2021年洪水过程验证,达到整编精度要求,实现流量实时在线监测。
2021(6):34-36. DOI: /
摘要:从涡河水资源和开发利用状况出发,针对生态流量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涡河水量调度规则、常规调度方法、河道外用水管控要求、应急调度预案等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管理措施,有助于安徽省落实水利部河湖生态流量(水位)管控工作部署,为涡河的生态健康助力。
2021(6):37-39. DOI: /
摘要:经过对土壤蒸发过程长期的观察、分析,发现凝结水的形成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显著,且具有量化难度大、难以规避 等特点;为了降低凝结水对土壤蒸发试验的影响程度,基于姚李蒸发试验站多年观测数据,利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凝 结水对土壤蒸发试验的影响,揭示了其成因,提出通过增加观测段制的应对策略,提高土壤蒸发试验的精度,为提升农业站 点的基础数据观测精度与可靠性提供了一定参考。
2021(6):40-42. DOI: /
摘要:根据黄栗树水库流域1956—2020年降雨量资料,分析降雨的年际、年内、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为黄栗树水库水文预报、水库调度及水资源综合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2021(6):43-44. DOI: /
摘要:水利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可让档案数据收集整合、存储利用等各项工作更加便捷。提出水利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若干思路,对推动水利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健全管理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具有科学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2021(6):45-46. DOI: /
摘要:为解决部分农村河湖管理划界资金相对短缺,无法开展实地测图等问题,结合河湖划界工作实践,利用91卫图助手、ArcGIS软件的ArcMap与ArcToolbox模块和 AutoCAD等软件,提出了在没有新近护河地形测图的情况下河湖划界的工作方法,为今后河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2021(6):47-48. DOI: /
摘要:近年来,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以信息化为引领,加快推进淮河河道管理现代化,实施水闸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实现水闸工情水情等数据的自动采集与报送、水闸运行状况的远程监视,为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