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7(3):1-4. DOI: 10.20011/j.cnki.JHWR.202203001
摘要:水下结构检测是涉水工程运维管理及安全评估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基于声呐系统的水下结构检测技术通过点云成像能够直观反映水下结构的服役状况,可为涉水工程运行管理、应急抢修及安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水下声呐成像系统的检测效果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水下声呐成像检测系统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在水质浑浊的低能见度环境下也能够较好地完成水下检测任务。该系统较之传统检测方法具有水下环境适应能力强、作业灵活和直观高效的优点,可极大地提高水下结构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2022, 17(3):5-8,24. DOI: 10.20011/j.cnki.JHWR.202203002
摘要:为了研究纤维长度对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开展了无侧限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并结合脆性对纤维在水泥再生集料中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1)纤维的掺入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水泥再生集料的强度;2)纤维的掺入明显增加了水泥再生集料的脆性,并且当掺入纤维长度为 12 mm 时,其改善脆性的效果最好。综上可得,12 mm 为聚丙烯纤维在水泥稳定再生集料中的最优长度。
2022, 17(3):9-12. DOI: 10.20011/j.cnki.JHWR.202203003
摘要:亳州市在干旱灾害致灾调查数据成果审核中,通过对县区上报的确定性数据采用数据核对审核,非确定性数据采用典型调查法、类比法和综合检查分析法审核修正,提高了上报数据的质量,并结合调查年份干旱时段的降雨量时空分布、土壤墒情监测数据成果进一步分析旱灾调查成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相关单位和部门开展干旱危险性分析与评估提供参考。
2022, 17(3):13-16. DOI: 10.20011/j.cnki.JHWR.202203004
摘要:简述了无人机航测和卫星遥感的基本特点,对新技术与传统监测方法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无人机航测在长江河道监测中的作业流程和卫星遥感在河道管理中的应用,并结合具体实例,论证了新技术在长江河道测绘、河势分析和抢险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该技术方法为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全面实现“十四五”水利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2, 17(3):17-20,35. DOI: 10.20011/j.cnki.JHWR.202203005
摘要:为进一步稳定长江中下游扬中河段的河势,归纳分析了新水沙条件下段内江心洲的历史治理情况,发现洲头崩坍后退、沿程阻力的减小等问题仍然存在。在现有河势控制工程的基础上,提出太平洲“裹头”及两缘护岸、落成洲右缘护岸和禄安洲“裹头”及两缘护岸的合理治理方案,模拟了治理方案实施前后的流量流速,分析了各治理方案下的治理效果。首先,太平洲近岸流速减小幅度在 0.01~0.05 m/s 之间,汊道分流基本无变化;其次,落成洲近岸流速均减小 0.02~0.04 m/s,对于该部位岸线的坍塌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最后,禄安洲近岸流速总体减小 0.01~0.04 m/s,有利于洲头以及左右侧汊道分流的稳定。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治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区域内近岸流量及流速,有利于洲滩及汊道分流的稳定,对遏制岸线崩退和坍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期为长江中下游江心洲的治理提供参考。
2022, 17(3):21-24. DOI: 10.20011/j.cnki.JHWR.202203006
摘要:“十四五”期间,通过强化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巩固维护好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成果,是水利部门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任务。2021年4月,《安徽省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指南(试行)》正式印发实施。《指南》是在安徽省农村供水工作重点由工程建设转入运行管理的背景下,指导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文件。通过介绍《指南》编制的有关背景、编制目标和特点,解析《指南》的主要内容和条款,可帮助供水管理人员快速掌握《指南》要点,助力《指南》在安徽省内贯彻和实施。
2022, 17(3):25-28. DOI: 10.20011/j.cnki.JHWR.202203007
摘要:为有效控制泵站工程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边坡稳定,依据茨淮新河灌区郑沟站拆除重建工程实践,简述深基坑施工过程的安全监测原理及监测内容。根据相关规范规程和工程经验,提出了深基坑施工中监测数据预警参考阈值,并在工程施工中得到应用,及时处理了施工中边坡及周围环境出现的异常情况,取得了明显效果,为保障施工进度和工程安全 提供了技术支撑,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及建设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2, 17(3):29-31. DOI: 10.20011/j.cnki.JHWR.202203008
摘要:移民安置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实施和社会和谐稳定。移民安置监测评估能够科学、公正、客观地验证移民安置的实施效果。本文以安徽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项目移民安置监测评估工作为例,通过对监测评估工作步骤、方式、评估程序的研究探讨,提出了做好水利移民安置监测评估工作的建议,供类似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参考。
2022, 17(3):32-35. DOI: 10.20011/j.cnki.JHWR.202203009
摘要:针对中高水头工作门浮箱设置研究甚少的现状,以引江济淮工程庐江船闸下闸首三角闸门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 ANSYS,建立浮箱式三角闸门和非浮箱式三角闸门两种不同数值模型,详细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的门体、桁架等主要构件结构强度及刚度变化,以及浮箱设置对顶、底枢等运转件设计的影响;对中高水头三角闸门推荐选择非浮箱式的设计,并为同类型三角闸门设计提供参考。
2022, 17(3):36-38. DOI: 10.20011/j.cnki.JHWR.202203010
摘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目标在于建立机制,采取经济措施,促进农业节水。六安市金安区作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区,提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七步工作法”;完善了“灌区 + 用水合作社 + 用水户”管理组织体系,培育出国家级“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形成具体操作方法,其实践经验可为相关地区提供参考。
2022, 17(3):39-42. DOI: 10.20011/j.cnki.JHWR.202203011
摘要:白湖农场西大圩五号泵站建成于上世纪 70 年代,老站平面布置中控制性建筑物多,运行方式繁琐,严重影响泵站运行效率。通过对改建工程总体布置方案的比选分析研究,确定了满足泵站规划设计和实际运行要求的合理布置,从而保障泵站正常运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22, 17(3):43-45. DOI: 10.20011/j.cnki.JHWR.202203012
摘要:对合肥市推行河湖长制的现状进行探究,通过总结合肥市河湖现状和合肥市开展河湖长制取得的工作成效,针对合肥市推行河湖长制过程中存在的河湖长职责不够明确、跨界河湖联防联控不到位、河湖长制考核制度不健全、公众参与度较低等问题,提出强化河湖长制履职尽责、推动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健全考核问责机制、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畅通社会参与渠道等具体建议,为今后合肥市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提供参考。
2022, 17(3):46-48. DOI: 10.20011/j.cnki.JHWR.202203013
摘要:湾沚区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系统是防汛抗旱的重要手段,为防汛抗旱的决策和调度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对湾沚区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背景、需求和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为导向,针对湾沚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监测体系、预警平台、终端服务、运维机制等方面的措施建议,为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