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与探讨
    • 工业园区水资源支撑条件评估关键技术探讨

      2023(2):1-4.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2001

      摘要 (139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安徽省七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要求,已审批但未进行水资源论证的规划,应开展水资源支撑条件的评估工作。为做好该项工作,根据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节水评价工作和水资源管理等要求,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工业园区水资源支撑条件评估关键技术进行探讨,提出了评估工作的侧重点、评估报告的组织框架,指出了评估工作的重点问题及其解决思路,以期对工业园区水资源支撑条件评估报告的编制与审查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 灌区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 ——以江苏省濉汴河灌区为例

      2023(2):5-9.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2002

      摘要 (4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业生产活动具有碳源和碳汇的双重效应,为研究濉汴河灌区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对灌区采取适当的减排固碳措施提供依据和建议,分别从稻田 CH4 排放、农用地 N2O 排放、农用柴油 CO2 排放、排灌电力生产造成的 CO2 排放以及作物生长季碳通量等方面,估算灌区2021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吸收量,并针对相关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分析其对灌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濉汴河灌区 2021 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约为 7.21 万 t CO2 当量,且主要的排放组成是农田释放的 CH4 和 N2O。

    • 试论茨淮新河水文化建设

      2023(2):10-13,22.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2003

      摘要 (4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茨淮新河是安徽省极具代表性的大型人工河道,以之为水源的茨淮新河灌区是安徽省淮北平原最大的灌区。针对新时期水利工程现代化改造和高质量发展的文化需求,在梳理茨淮新河水文化发展过程与特色基础上,分析了茨淮新河在水文化构建和宣传中存在的困境与原因, 提出结合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推进水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及措施建议。

    • 混凝土板与水泥土搅拌桩的抗滑试验研究

      2023(2):14-17.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2004

      摘要 (39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测定水闸混凝土底板与水泥土搅拌桩体之间的抗剪强度,设计了现场大型原位直接剪切试验方法,用以模拟工程实际。通过对4个加固处理后的水泥土搅拌桩体施加不同的垂直应力,变形达到相对稳定后进行水平剪切试验。针对不同垂直应力下的抗剪强度结果,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到抗剪强度参数凝聚力为21.2 kPa,内摩擦角为26.7°。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综合摩擦系数达到设计要求,水泥土搅拌桩具有较好的抵抗闸室底板滑动破坏的特性。

    • 采用暴雨后期平均排除法计算排涝泵站规模研究

      2023(2):18-22.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2005

      摘要 (39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排涝泵站建设需求激增,如何因地制宜确定排涝泵站规模尤为重要。淮北地区常用的方法有排模法、24 h降雨24 h 平均排除法和调洪演算法等。其中调洪演算法是确定排涝泵站规模比较准确的方法,但淮北地区多数排涝泵站所在河道缺少实测流量及产汇流过程线等数据,采用调洪演算法计算较繁琐。以七渔河泵站作为计算实例加以探讨,研究发现,采用最大 24 h 降雨时程分布 24 h 内暴雨后期平均排除法计算产汇流及排涝泵站规模方法便捷且计算精确,为淮北地区排涝泵站规模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流域面积小于 50 km2 且缺少实测流量等数据的排水区域,已在阜阳市芦桥沟泵站和临泉县白沟站得到运用,结果科学可行。

    • 塑性混凝土立方体和圆柱体试件的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2023(2):23-27.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2006

      摘要 (37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塑性混凝土立方体和圆柱体试件力学特性的差异,采用 FLAC3D 有限差分软件模拟了塑性混凝土单轴压缩试验,数值模拟得到的塑性混凝土单轴应力 - 应变关系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采用 FLAC3D 开展塑性混凝土力学特性数值分析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分别开展了立方体和圆柱体塑性混凝土试件的三轴试验数值模拟,获得了塑性混凝土试件应力 - 应变曲线、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并分析了两种试件位移云图。研究表明在相同参数下立方体试件峰值强度普遍比圆柱体试件偏大,峰值强度随着围压近似线性增长。

    • >规划与设计
    • 持力层深度对单桩受力变形的影响分析

      2023(2):28-32.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2007

      摘要 (37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桩基持力层深度影响单桩受力变形规律,以白山管理房桩基工程为例,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基于 FLAC3D 对不同桩基持力层、不同桩顶荷载条件下桩与桩周土的竖向位移和桩身竖向应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持力层越深,桩顶沉降越小,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桩顶所产生的差异沉降也越小,桩身最大竖向应力值越大,故采用较深桩基持力层能更好地解决白山管理房桩基沉降和差异沉降问题。

    • 多桩型复合地基在厚层软基加固中的应用

      2023(2):33-36.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2008

      摘要 (39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水利工程厚层软土地基处理的问题,以芜湖市湾沚区十三连圩咸保站工程为例,介绍了 PHC 管桩和双向水泥土搅拌桩两种长短桩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技术,通过对工程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及工程造价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多桩型复合地基既能满足建筑物承载力要求,又能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能有效解决厚层软土地基沉降及水平变形控制问题。

    • >水旱灾害防御
    • 极端降雨条件下合肥市董铺和大房郢水库防洪调度实践

      2023(2):37-43.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2009

      摘要 (133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合肥市董铺和大房郢水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应对 2020 年 0717 号洪水典型防洪调度方案及其防洪效果。董铺水库削峰率 78.9%,最大拦蓄水量 0.385 亿 m3,大房郢水库削峰率 67.4%,最大拦蓄水量 0.361 亿 m3,系统总结了南淝河流域面对极端降雨条件的防洪调度措施;分析了在历史极值降雨强度下分别以安全取水位、安全供水水位及主汛期汛限水位为起调水位进行不泄洪调度方案,在历史最大 1 日与历史最大 3 日面降雨量情况下三种起调水位最高水位均低于相应设计洪水位。结果表明:在 1~3 日极值降雨情况下,若下游城市河道南淝河和巢湖防洪排涝压力大,可以采用不泄洪的调度策略,为推进水库优化调度,统筹合肥市城市防洪安全与供水安全提供参考。

    • >水环境水生态
    • 聊城市地下水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2023(2):44-48.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2010

      摘要 (39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对聊城市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分布演变特征,选取 2018—2022 年地下水井监测数据,借助ArcGIS 处理软件,利用单指标评价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单指标评价地下水质级别以Ⅳ类、Ⅴ 类为主,总硬度、锰、溶解性总固体(TDS)、钠、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超Ⅲ类水贡献率是反映地下水质量状况的主要指标;2)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显示地下水质级别以Ⅲ类、Ⅳ类为主,Ⅴ 类占比较小,评价结果优于单指标评价法;3) 聊城市西部、西南部地下水质量较北部、东北部好,且整体地下水质状况呈现积极向好的变化趋势。

当期目录


年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江淮水利科技 ® 2023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