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1-6.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4001
摘要:为综合分析沟渠控制排水与植被覆盖对淮北平原典型农田氮磷流失变化的影响,充分发挥农田沟渠生态服务功能和环境效益。本文以利辛试验区不同沟渠断面的氮磷观测点数据为依据,分析沟渠氮磷养分流失特征规律。研究表明:控制排水期间车辙大沟春店闸下游断面 TN、NO3--N 浓度分别较闸上游减少 24.3%、19.7%,闸上 TP 浓度较闸下虽未显著降低,但随时间变化动态波动表现放缓。控制排水条件下的排水沟渠中 TN 和 NO3--N 浓度变化对植被盖度高低有更显著的响应关系,植被生长状态较植被覆盖度对 TP 流失有更好的吸收拦蓄作用。因此,通过在淮北平原大沟采取控制排水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农田氮素向下游流失,并能促进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拦蓄作用。
2023(4):7-12.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4002
摘要:为了量化各种潜在水源对作物的贡献比例、定量研究农田水分利用特征和水分转换规律,分析与总结了国内外作物水分来源解析、旱涝胁迫条件下作物根系吸水等方面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提出下一步可开展旱涝胁迫条件下作物根系对不同水源利用量研究。从理论层面剖析了旱涝胁迫环境下作物根系吸水机理,对于理解不同水源对植物根系吸水量的贡献,以及农业节水灌溉和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2023(4):13-18.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4003
摘要:为改善南淝河水体水质,利用南淝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成果,通过南淝河生态补水试验率定和验证 MIKE11 水动力水质模型合理性,分析南淝河在不同生态补水量下水质变化。MIKE11 水动力水质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南淝河在生态补水条件下水动力和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情况。通过条件优化和试算得出,与入河污染物总量相比,生态补水后河道自净能力的贡献占比约 14.6%~19.0%,其中河道自净能力增量占比约 6.2%~9.4%。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补水对南淝河水体水质情况有所改善,但仍以稀释作用为主,河道自净能力发挥的作用有限。
2023(4):19-24.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4004
摘要:经实际运行观测分析,白莲崖水库实际泄流能力较原设计“水位 - 开度 - 流量关系曲线”计算值存在系统性偏小现象,对白莲崖水库防洪安全和水库群联合调度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利用 1:50 的整体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及实测资料,研究分析了白莲崖水库泄洪设施在不同调度运行方式下的泄流能力。结果表明泄流能力系统性偏小的主要原因是泄洪孔口局部开启泄洪时设计泄流能力计算未考虑弧形闸门水流垂向收缩的影响,造成流量系数设计取值偏大。通过模型试验,提出了修正后的“水位 - 开度 - 流量关系曲线”,为后期重新制定水库调度运用方案提供依据。
2023(4):25-30.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4005
摘要:农田灌溉关系区域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切。为有序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夯实粮食安全农田灌溉基础,通过对安徽省农田灌溉历程、灌溉用水情况以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安徽省农田灌溉发展的经验,分析存在的不足及制约因素。结合安徽省发展现状,提出了科学开展农田灌溉发展规划,优化农业供水保障体系,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体系,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相关建议,为安徽省农田灌溉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3(4):31-34.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4006
摘要:为实现晓天(二)站巡测化以及推动流量软在线技术的落地,选取晓天(二)站 2016—2022 年 7 场洪水 118 次实测流量对水位流量关系进行单值化分析。经检验确定,拟定的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曲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符合《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T 247—2020)要求,可以精简流量测次,满足晓天(二)站巡测需要,也为晓天(二)站实现流量软在线奠定了技术基础。
2023(4):35-40.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4007
摘要:驷马山滁河四级站干渠是驷马山灌区规划骨干工程,承担向驷马山上游灌区肥东县部分灌区和定远县江巷水库灌区的供水任务。江巷水库建设后,为及早发挥江巷水库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驷马山滁河四级站干渠建设迫在眉睫。如采用常规的明渠输水方式,滁河四级站干渠工程征地数量多,不符合国家实行的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且实施难度大。本文总结了工程设计的难点,简述了干渠工程输水方案与总体布置、干渠暗涵暗挖段施工方式以及干渠近、远期工程建设方式等设计特点。对干渠工程,采用有压地下暗涵输水 + 末端泵站提水的方案,对干渠暗挖暗涵段,采用遁构机掘进施工方案,对干渠明挖暗涵段,采用近、远期结合一次性建设方案等,分析认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滁河四级站干渠近期工程设计对灌区类似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3(4):41-43.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4008
摘要:堨坝是徽州的主要灌溉工程,早在 1700 年前的东晋时期就开始修建,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发挥蓄水灌溉的效益,是宝贵的灌溉工程遗产。本文介绍了古代堨坝建设的资金、投劳筹措及灌溉水费的摊派和管理等制度,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徽州的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3(4):44-48. DOI: 10.20011/j.cnki.JHWR.202304009
摘要:设置小型水库防逃设施是提高渔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防逃设施设置不规范将影响水库泄洪能力。为了规范小型水库渔业防逃设施建设与管理,分析了防逃设施建设对水库防洪的影响,研究防逃设施建设的合理范围,探讨小型水库渔业防逃设施运行管理要求。结果表明,考虑过流能力和最大过网流速设计的小型水库渔业防逃设施既能满足渔业生产要求,又能满足水库防洪要求。小型水库渔业防逃设施运行管理应明确责任、完善制度。